回頂端
大腸癌前兆

最新消息

LATEST NEWS

home首頁>平面媒體報導>預防、治療「代謝症候群」的生活習慣

預防、治療「代謝症候群」的生活習慣


 「代謝症候群」、「運動障礙症候群」、「失智症」是危害國人健康與長壽的三大敵,從現在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促進健康,到七、八十歲時,仍舊能維持良好的 QOL(生活、生命品質),享受健康長壽、豐裕的人生。

 「代謝症候群」是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的總集合,包括肥胖、血壓高、血糖高、血脂異常。其衍生的腦血管疾病、心臟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壓等慢性疾病,都年居國人十大死亡病因,其總合數目不亞於癌症。國人 20 歲以上代謝症候群發生率約為 20%。

 2007 年國健局修正國人「代謝症候群」判定標準,包含以下5項危險因子及判定標準:
 (1) 腹部肥胖:男性腰圍 90 公分以上、女性腰圍 80 公分以上
 (2) 高血壓:收縮壓 130 mmHg以上,舒張壓 85mmH 以上
 (3) 高血糖:空腹血糖值 100mg/dl 以上
 (4)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:男性低於 40mg/dl、女性低於 50mg/dl
 (5)高三酸甘油脂:150mg/dl 以上。若有 3 項以上者,即可判定為「代謝症候群」
  
 預防、治療「代謝症候群」對國人健康與長壽甚為重要,應注意養成的生活習慣如下:

 1. 每天量體重:

 洗澡前每天量體重,今天發現增加1公斤要控制下來很簡單,若一週量一次,胖了3公斤就難抑制。體重與腰圍有密切關係,保持標準腰圍。


 2. 飲食習慣:

 堅守七分飽,少攝取糖分(主食及糖類),少油、少鹽,多攝取蛋白質(魚、瘦肉)和食物纖維(蔬菜,不甜水果),儘量用蒸、煮、涼拌、川燙烹調法。


 3. 運動習慣:

 建議每天走路 40 分鐘以上(包括工作中走路、爬樓梯),將運動融入生活中,持之有恆,達到預防代謝症候群。

  
 4. 休養(休息、養神)習慣:
 及早發現自己的心理壓力,能讓自己休息。晚上11點以前就寢,睡前3小時不進食,夜間不看3C螢幕,避免影響睡眠。選擇屬於自己的充電方式,當疲勞、倦怠時,可透過散步、聽音樂等方法隨時充電,維護身心舒緩平衡。
 
 由以上的生活習慣可抑制肥胖、高血壓、高血糖、血脂異常及「代謝症候群」的發生。




京都府立醫科大學醫學博士 劉輝雄
※本文刊登於2018年1月15日 《台灣新生報 ∙ 養生文化報》第10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