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頂端
大腸癌前兆

最新消息

LATEST NEWS

home首頁>最新消息>4成民眾有慢性食物過敏 您吃對了嗎?

4成民眾有慢性食物過敏 您吃對了嗎?

慢性食物過敏 怎麼吃
 您是否常出現找不到原因的不適症狀,例如鼻塞、失眠、腹脹、腹瀉、皮膚癢等?但就醫檢查卻又找不到原因?或許這與慢性食物過敏有關!
 
 剛上國小的蔡小弟常常莫名皮膚癢,常常東抓西抓感到很不舒服,但又沒蚊蟲叮咬,也沒起什麼紅斑紅腫,讓家長十分納悶。後來偶然透過慢性食物過敏原檢測,發現蔡小弟弟竟然對牛奶與巧克力過敏,經醫師指導暫時停止食用後,居然連平時皮膚的搔癢症狀也不藥而癒。
 
 食物過敏其實可以分為「急性食物過敏」與「慢性食物過敏」兩種。急性食物過敏的患者只要吃到一點含過敏原的食物,進食後會很快就出現明顯地的過敏反應,像是蕁麻疹、喉嚨腫、呼吸困難等症狀,甚至會危及生命,症狀是立即性的。
 
 但慢性食物過敏非常容易被民眾忽略,是一種身體的慢性發炎急病,患者通常在食用特定食材幾天後,才開始慢慢出現症狀,如:頭痛、失眠、注意力不集中、肌肉關節痛、便秘或腹脹等。因為症狀延遲出現,一般人很難聯想到與食物有關,以至於讓種種身體不適反覆、長期發作,無法痊癒。長久下去,還可能演變為自體免疫疾病,加速老化及癌症風險,大家不得不提高警覺。
 
 生活中有許多常見食材,都可能讓某些人出現慢性過敏的問題,據統計,台灣40%的人有慢性食物過敏,且大台北地區的比例竟高達80%。
 
 醫師表示,會致敏的不只海鮮、穀類或花生等大家常聽到的食材,甚至可能來自我們每天都接觸到的尋常食物,包括:

●奶蛋類:牛奶、起司、優格、蛋白或蛋黃
●肉類:豬肉、牛肉、羊肉、雞肉、鴨肉、鵝肉
●蔬菜類:波菜、高麗菜、花椰菜、四季豆、番茄、洋蔥等
●水果類:蘋果、香蕉、鳳梨、柑橘、芭樂、草莓、木瓜、西瓜
●飲料:茶、咖啡、可可、蜂蜜等
 
 慢性食物過敏是一種發炎反應,在身體各處引發頭痛、疲勞、焦慮、過動、皮膚敏感、體重增加、腹脹腹瀉和其他慢性疾病等問題。
 
 醫師指出:人體往往對最喜歡吃、最常吃的食品易產生過敏,平時各種食材要輪流且均衡攝取,若懷疑有相關問題,可透過抽血進行慢性食物過敏原檢測,以進一步制定專屬的飲食計畫,降低食物帶來的種種免疫反應。
 
 輝雄診所也特別推出針對亞洲人體質設計的食物過敏檢測,可精準釐清多達96項食物及香料的過敏指數,醫療團隊還會針對檢測結果提供飲食改善建議與治療,幫助您揮別糾纏不休的不適反應,無敏一身輕。

·瞭解更多:
慢性食物檢測(功能性醫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