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腸息肉是指生長在腸道內壁的贅生物,大部分的大腸息肉為良性,但也有部分是惡性,或未來可能會發展成為惡性腫瘤。通常年齡越大,大腸息肉的發生率就越高。
根據衛福部公布的統計,台灣50-69歲成人中,每30人就有一人有大腸息肉,而近來因為不健康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問題,也有不少人年紀輕輕就出現大腸息肉。
大腸息肉分成哪幾類?
大多數的大腸息肉不會轉變為大腸癌,但某些類型卻可能癌變,唯有透過大腸鏡檢查,才能進行觀察和分類。究竟大腸息肉分成哪幾類?而哪種大腸息肉有癌化的可能?
·增生性息肉:
增生性息肉為腸道中常見的息肉類型,通常體積較小,不會癌化變成惡性腫瘤,臨床上會判斷無需切除,這類息肉好發於50歲以上的族群。
·發炎性息肉:
發炎性大腸息肉又稱之為假性息肉,主要是大腸黏膜發炎(如潰瘍性腸炎、克隆氏症等)而凹陷或新的黏膜上皮長出來所生成。這類型息肉血管較多,外觀常呈紅色。發炎性大腸息肉也不會癌化,無須切除。
·腺瘤性息肉:
腺瘤型息肉可說是大腸癌症的前身,息肉越大,轉成癌症的機率越高。大腸腺瘤性息肉通常形狀不一、多呈紅色,因為癌化風險較高,一旦檢查發現多半會以內視鏡直接切除,如果息肉太大或侵犯到黏膜下層組織時,則需另外安排手術切除治療。
哪些人是大腸息肉的高風險群?
大腸息肉與大腸癌密切相關,而其發生的原因,又和飲食、生活習慣、家族遺傳脫離不了關係:
·家族遺傳:
除了環境與飲食等因素外,有些大腸息肉與遺傳有關,又稱為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(FAP)」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是一種遺傳疾病,患者子女約有50%的機會遺傳到。絕大多數帶有此一基因突變的民眾可能年輕時就開始長瘜肉,並容易演變成大腸直腸癌,所以有這樣家族史的人,一定要提早、每年做大腸鏡檢查。
·年齡增長:
九成以上的大腸癌都是由息肉演變而來,雖然50歲以上是大腸癌的好發年齡,但息肉從發生到癌化通常約5~10年的時間,所以一般民眾35~40歲左右就可以開始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。
再者,近年來有越來越多2、30歲就罹患大腸癌的年輕病例,建議有家族史、相關病史或飲食、作息較不健康的民眾,可以更早開始關注自己的腸道健康。
·肥胖和缺乏運動的人:
肥胖和缺乏運動的人,因為體內常有慢性發炎現象,長期影響腸道健康,所以醫學研究發現得到大腸瘜肉的比例較高。
·不健康的飲食與生活習慣:
飲食少菜多肉,高油、高鹽,愛吃燒烤或加工食品;熬夜、生活作息不正常、長期壓力大等,都可能會增加大腸息肉風險。
·慢性大腸發炎病史:
腸道長期的發炎,會提高細胞複製時出問題的機率,因此長出瘜肉的機率增加,慢性大腸發炎疾病包括-潰瘍性結腸炎或克隆氏症等。
腸鏡檢查 息肉及早現
透過大腸內視鏡檢查,可早期發現大腸息肉,同時還能觀察息肉類型、確認良惡性以及未來是否有癌化的可能。但大腸鏡檢查精確度,還要看事前清腸徹底與否、醫師經驗、儀器設備等多重因素。
為此,本院採到院才喝清腸藥水,由醫護協助確認腸道已徹底乾淨時,再施行檢查。此外,全院採高階NBI窄頻影像系統與放大百倍內視鏡技術,檢查當下即可判定息肉類型、判定癌化階段,並當場以內視鏡切除術,及早杜絕有威脅性的息肉。
〈延伸閱讀:無痛大腸鏡檢查需要注意什麼? 一篇帶你徹底了解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