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做完整且優質的早期大腸癌診斷及早期發現,必須擁有極佳且完整的全大腸內視鏡操作技術,因此免麻醉無痛全大腸內視鏡檢查(單人─直軸保持縮短法)即是值得推廣的技術,再配合放大及NBI的詳細觀察,可判斷人體內的大腸病變(包括瘜肉、早期癌病變甚至晚期癌),並立即執行內視鏡切除,及內視鏡縫合技術,不必住院當天即可回家。
▸ 免麻醉無痛全大腸內視鏡檢查
大腸鏡又稱為「下消化道內視鏡」大腸鏡是一支 130 公分長的軟管,( 使用日本製 Olympus GIF-H260Z ),其前端部位為最先端 290 高解析度攝影機,搭配窄頻色帶攝影 ( NBI )、100 倍放大內視鏡、PACS 影像處理器。檢查方式為從肛門進 入,大腸鏡檢查時間約十至十五分鐘,從肛門進入直腸、乙狀結腸、降結腸、橫結腸、升結腸,最終達到盲腸。欲做完整且優質的早期大腸癌診斷及早期發現,必須擁有極佳且完整的全大腸內視鏡操作技術,因此免麻醉無痛全大腸內視鏡檢查 100 倍放大及窄頻色帶攝影 ( NBI ) 的詳細觀察,可判斷人體內的大腸病變(包括瘜肉、早期癌病變甚至晚期癌);此外藉由最先端內視鏡來快速診斷並發現早期大腸癌、瘜肉病變或其他沒有症狀的腫瘤。另外全面使用 CO2 充氣系統,可降低受檢者後不會產生的腹脹腹痛,讓您輕鬆完成大腸鏡檢查
▸ 染色放大內視鏡觀察
食道癌可利用碘染色來區分正常(碘染色呈褐色)與炎症‧癌症病變(碘染色會呈現不染現象)。 早期食道癌的內視鏡早期診斷在檢查時的前置準備十分重要,食道黏膜必須清洗乾淨,若稍被唾液或胃液覆蓋,又加上檢查醫師較沒經驗,不仔細檢視的話幾乎無法發現,尤其處於台灣「以量取勝」的醫療現況,要以一般內視鏡檢視並找出食道早期癌有如緣木求魚般困難。
▸ 大腸黏膜腺口型態(pit pattern)分類
針對大腸黏膜病變,施以染色作放大細微觀察,其黏膜腺口型態可分為:
Ⅰ型:圓狀腺口(正常粘膜的腺口)
Ⅱ型:星狀腺口(非腫瘤性病變、不會癌化)
ⅢS型:小管狀或小圓狀腺口(大小比Ⅰ型小,較易癌化應儘早切除)
ⅢL型:管狀或圓狀腺口(大小比Ⅰ型大:目前還不是癌,放久會變癌)
Ⅳ型:珊瑚狀或腦回狀腺口(會癌化)
Ⅴ型:不整排列型(ⅤA:早期癌)
構造破壞型(無構造、ⅤN:癌浸潤較深)
Ⅱ型為非腫瘤性病變,留著也不會癌化,不必作內視鏡切除。
ⅢS型、ⅢL型、Ⅳ型會癌化尤以ⅢS型通常病變不大但癌化進展速度很快,這三種 type 都須作內視鏡切除。Ⅴ型已是癌非馬上切除不可